时间:2022-09-15 04:17:30 | 浏览:856
虽然说江西人目前经常自嘲本省在国内“存在感不高”,但江西省内却存在一个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极高的地方,这就是“瓷都”景德镇,这里自宋代开始就是中国制瓷业最重要的中心,而瓷器在古代则是中国出口贸易的“拳头产品”之一,深受海外市场欢迎,也因此,景德镇的名气也是享誉世界。
但是,今天江西的景德镇其实和大家脑海中的景德镇还是有相当的区别,首先,景德镇现在并不是一个镇,它是一个地级市;其次,目前景德镇虽然也打“陶瓷文化”来开发旅游,但景德镇目前的主要经济产值和财税来源不是陶瓷产业,而来自其它工业。
从“镇”到“市”,这不知道升了多少个等级,那么古代的景德镇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制陶,这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工业活动,景德镇地区的制陶历史相当久,从乐平地区考古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陶片可以推断至少有2万年历史,之后这一地区的手工业不断发展,后来竟发展成有相当规模的陶瓷业,至于景德镇何时有大规模制瓷业目前仍然没有定论,目前考古发现也不多,仅仅在乐平发现有唐代窑业遗存,产品品质不高,但乐平目前虽在行政上属于景德镇,但实际是从上饶划来的,是并不是传统的景德镇地区(珠山区、昌江区和浮梁县),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不晚于宋代,景德镇就开始成为知名的陶瓷生产基地了。
现在的景德镇不是一个镇,是一个城市
但是,景德镇只是一个镇,这在古代是个很尴尬的情况,封建时代,国家权力一般只能下放到县一级,之下的村落等地一般是乡绅自治,所谓“皇权不下县”,国家只会委任县令,不会委任什么镇长,可景德镇毕竟不是一般的地方,这个地方国家当然不可能不管,所以元朝开始景德镇就有特殊机构进行管理,元朝政府设有“浮梁瓷局”,主管全镇的陶瓷生产。
这里的浮梁是什么呢?浮梁就是当时管理景德镇的县,当是有关景德镇最早的地名是来源于东晋,叫新平镇。唐代称谓几易其名,621年置新平县,716年设新昌县,又称昌南镇,742年新昌改名为浮梁。此后景德镇一直属浮梁县管辖。
景德镇隶属饶州府浮梁县
不过,景德镇虽然是浮梁县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但并不是浮梁县城所在地,这在中国古代是极为罕见的。
那“景德镇”的地名是由何而来呢?目前有一个流传极广的说法:北宋时期,昌南镇瓷器深受真宗皇帝喜爱,后来此地生产的瓷器特供朝廷使用,为了给予此地荣耀,宋真宗于公元1004年,特以其年号“景德”重新命名。实际此说可信度不高,因为中国瓷器年号做款不早于明初。
还有关于另一个传说 “中国”的英文“China”源于景德镇的旧名“昌南”,也不太可信,因为14~15世纪英语“元音大推移”之前,昌南的读音和China并不像。
但“景德镇”在宋代是相当辉煌,宋时所产的青瓷和白瓷具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历史价值,是景德镇打出名声的历史起点, “景德镇”之名的确是来于宋代,但具体因何得名不详。在景德镇南郊的湖田窑遗址(现为景德镇湖田古窑遗址博物馆)发掘的宋代时期的青白瓷文物,证明宋代景德镇的制瓷水平已相当成熟。2007年在中国广东省海域打捞出水的宋代商船“南海一号”,就装载有景德镇的青白瓷器,这说明宋代景德镇的瓷器已经通过海运外销国外。
元青花
在元代,景德镇成功成为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由于元朝是中国疆域最辽阔的朝代,这使景德镇瓷器的销售范围空前扩大,瓷器销量也较之前的宋代大大增加。景德镇元代所产的瓷器花色以青花和釉里红为主,但以“元青花”(文物、古董收藏界习惯元朝所产的青花瓷器称为“元青花”)最为著名,2005年7月12日,景德镇产的元青花瓷《鬼谷下山》罐形器物在英国伦敦拍卖,其成交价高达2亿3千万人民币,创世界陶瓷产品拍卖价的历史最高记录。
元代是景德镇的巅峰,也是青花瓷的巅峰。明清时期,景德镇的陶瓷生产更加完善,成为朝廷宫廷用瓷的重要生产基地。
中国制造瓷器的地方并不只是景德镇一处,为何景德镇后来能“一骑绝尘”呢?这其实是因为一种特殊物质——高岭土,这是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呈白色软泥状,颗粒细腻,状似面粉。其化学成分相当稳定,被誉为“万能石”。为制造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原料,景德镇附近盛产优质的高岭土(英语名称“Kaolinite”源自于中国江西省景德镇附近的高岭山),这为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基础,而景德镇附近又多山林,能为烧窑提供木材。
清代前期,景德镇瓷业发展到炉火纯青。如《陶录》所述:“陶至今日,器则美备,工则良巧,色则精全,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而岁不同矣。而御窑监造,尤为超越前古。”
但是清中期开始,景德镇明显衰落,这是为什么呢?
要说这个,咱们先来看看景德镇的人口规模,景德镇在古代的城市规模可以说是相当之大,据记载,清嘉庆年间,景德镇街市的扩展已“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至小港咀,前后街计十三里”, 人口竟达二十五万!
景德镇瑶里景区
这是个什么概念?工业时代之前,城市人口一般都很小,因为农业生产根本承载不起过多的非农业人口,以江西另一个著名城市九江对比,九江府城在明清时期人口一般只有2万,清末因为九江开埠的原因飞速发展,到民国鼎盛时期人口也才有8万,而景德镇一个镇子竟然有25万人!这已经是省府南昌的水平了,
这显然不正常,景德镇并不是交通便利的农业地区,它完全是靠传统手工业发展起来的,虽然有个“人类第一个工业城市” 的标签,但实际很危险,因为大工厂机器生产的工业时代一来,这种手工作坊的生产方式会被碾碎。
从清代乾隆后期开始,景德镇衰落已有征兆,清《陶雅》记述:“乾隆初年,去雍未远,倡条治业,不乏奇丽之观。中叶以后,深厚固不如康熙,美丽也不及雍正,惟以不惜工本之, 犹足以容与中流。嘉道以降,画工彩料,直愈趋愈下”。
这个原因不难推测,景德镇根本就不是通过正常经济规律兴盛起来的城市,它就是生产奢侈品的,乾隆后期,清王朝国力衰落,经济形势不好,皇室贵族需求小了,瓷器自然卖不出去,而随着国家统治机能下降,景德镇无法得到正常管理,自身水平也是渐渐丧失。
咸丰五年 (1855年) ,景德镇御窑厂停止生产,直至同治五年 (1866年) 后才逐渐恢复。
江西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重灾区之一
但虽然恢复了,实力也大不如前,道光年间景德镇虽已经有些迟暮,但开工的窑数仍有280个左右,但1866年恢复时只剩20—30个瓷窑开工,景德镇工业不行,市镇也开始破败,大量熟练的陶瓷工业者远走广东等地,使得景德镇的水平进一步下降。
而且,此时的中国已经纳入了世界整体的经济体系当中,已经获得原料配比的外国人也开始制造陶瓷,管理粗犷,技术水平没有更新,还停留在小作坊时代的景德镇根本不是外国工厂的对手,使用机器生产的欧美厂家在19世纪后期就把景德镇挤出了国际市场,而到了20世纪,日本陶瓷业崛起,不仅冲向海外,甚至国内也遍地日本陶瓷,其实日本陶瓷的质地是不如景德镇生产的,但价格极为便宜,而景德镇长期以来服务于皇室或者外商,几乎没有开拓基层市场,这使得景德镇在国内都站不稳。
尽管民国时期,各方也在努力提振景德镇经济, 1929年,江西省政府成立景德镇陶务局,次年该局职能江西省工业试验所取代,1932年成立景德镇陶业实验所,1935年设立景德镇陶务管理局,但受制于实力不行,措施均不明显,1934年,景德镇只剩下5万人,不过这也算一个大城,要知道现在的江西第二大城赣州,在当时人口也只有4万。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西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从鄱阳县(旧饶州府府城)迁至景德镇,景德镇成为赣东北中心,这也为后来以它为核心成立地级建制埋下了伏笔。毕竟,景德镇隶属于一个县实在是不合适。
1949年4月29日,新政府将景德镇从浮梁县分立(浮梁县城又回到了原处,也就是现在的浮梁镇),1953年,其成为为江西省的省辖市,随后将浮梁县并入市辖范围。按照惯例最初确立的城市名称为“景德市”,但“景德镇”之名要是丢失就太可惜了,于是改叫景德镇,后来在80年代部分县市从上饶划入,景德镇便有了今日的行政格局。
今日景德镇
这个时候开始景德镇的陶瓷终于有了恢复,在国家的支持下,1950年完成国营景德镇建国瓷业公司的筹建并开始陶瓷产品生产,1953-1957年景德镇的陶瓷产值为人民币5938万元,超过历史最高水平。1958年,专门培养陶瓷人才的陶瓷学院在景德镇成立。1965年,提升陶瓷生产产量和品质的“隧道窑”试制成功,这是景德镇瓷器烧造技术的历史性突破,计划经济时期,景德镇重新恢复到了“瓷器重镇”的地位,但和古代一样,这毕竟不是正常市场竞争所形成的。
而且此时的景德镇已经不仅仅是陶瓷生产中心了,还是江西乃至全国重要的工业尖子城市,除了大量国有瓷厂得到组建外,还有大批北方军工电子企业来到景德镇落户(现在景德镇直升机工业的基础),“三线建设”期间更是如此,于是景德镇竟然发展成人口30万的江西第二大工业城市(当然现在已经不是了),今天的景德镇整座城市虽然仍然“瓷味”十足,就连城市街道两侧粗大的路灯杆都用陶瓷做成,但这只是表象,现在的“陶瓷业”只不过是景德镇的副业,现在的景德镇更像一个纯粹的工业城市:机械、电子、家用电器制造、飞机、汽车、能源、食品加工、茶叶加工、制药等,这些产业才是景德镇的经济支柱。
景德镇是中国唯一的直升飞机生产基地,图为景德镇研制出来的直-8直升机
但是,对于“瓷都”这个称号,景德镇也是不希望他人染指的,2004年4月12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中国瓷都”的牌匾授给了广东省的潮州市(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景德镇陶瓷的产值与潮州相比,相差甚远),景德镇全市大震,当地律师团甚至要向授予牌匾的两个协会讨说法,当然,此事虽然不了了之,但景德镇的“瓷都”之名,全国上下也都是认的,毕竟历史文化上,这里影响实在太大。
也许你来自远方也许你从一出生就在这里也许你是景德镇人也许你是外来的新景德镇人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生活在景德镇这座小城市中可为什么?我们总要彼此为难?在景德镇 我是服务员每天早上一到餐厅就开始打扫卫生然后一站就是一天你们吃着我看着你们吆喝我应着
虽然说江西人目前经常自嘲本省在国内“存在感不高”,但江西省内却存在一个世界范围内知名度极高的地方,这就是“瓷都”景德镇,这里自宋代开始就是中国制瓷业最重要的中心,而瓷器在古代则是中国出口贸易的“拳头产品”之一,深受海外市场欢迎,也因此,景德
2022年2月28日,“瓷的精神”——2021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在江西景德镇陶瓷大学开幕。来自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当代陶艺最新成果的206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本次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以陶瓷为文化使者,增强国际间友谊与交流,促进陶
景德镇市委政法委全体干部大会召开 宣布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任职决定来源:景德镇政法 10月8日上午,景德镇市委政法委全体干部大会召开,宣布市委政法委主要领导任职决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原任市委政法委书记曹雄泰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市委组织
宜兴之后,我们来到景德镇,也许历史上也有更多的人来到这个历史上的千年瓷都。我们从杭州出发到景德镇,整段高铁路程不过三小时,而在一百年前,西方人来到景德镇时,他们用一种甜蜜的语气抱怨道:“花费的时间比从旧金山去纽约还多,那股兴奋让我终身难忘”
去过景德镇的人大概都知道,这里有一条以人名命名的道路——唐英大道。唐英是乾隆任命的景德镇督陶官,这个东北汉子46岁时来到这个江南小城成为“景漂”,一呆就是30来年,一手打造了清朝景德镇官窑的辉煌。现在动不动拍数千万一个的天价转心瓶,还有故宫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南昌10月3日电(记者 秦海峰)9月24日上午,中国共产党景德镇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景德镇市委书记刘锋在会上表示,未来,景德镇将打造新型人文城市新范例、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全域融合发展新格局、共同富裕实践新样本、对
在江西,总共有四个微小型的地级市,景德镇就是其中一个。千年瓷都景德镇,代表了这个地方的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陶瓷产业在广东潮汕地区兴起,或多或少分流了景德镇一部分的产业份额。目前景德镇新房在售均价大约在6900元左右,处在江西的末位,
芒果旅行日记:江西与安徽交界,有个历史文化名城,被称为“世界瓷都”,这里自东晋时期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历史,宋元时期开始蓬勃发展,明清达到鼎盛时期,名闻海内外。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叫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东
景德镇因何败落--工业文明的胜利1792年,英国国王以为乾隆皇帝祝寿为名,派出了包括随行人员在内近700人的使团前往中国,经过10个月的航行,于1793年到达中国。使团出使的目的,是希望与中国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改善贸易的政策与条件,从而扩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在景德镇市昌江区鱼丽工业园区,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筑施工场景、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运作、繁忙奋战的项目建设者。昌江区正在以坚定的决心和满腔的热情,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演绎着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激情”。近年来,景德镇昌江区
来源:人民网-江西频道今年以来,景德镇市昌江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业三年倍增”决策部署,紧扣“招大引强”“项目为王”两大关键,围绕医药化工、电子信息产业抢机遇、谋发展、勇争先,奋力开创工业发展新局面。3月29日、4月12日,景德镇昌江区委
美丽中国,城市先行。历经初评、网络投票、终评结果公示等环节,日前,中国建设报社《中国美丽城市》年度作品奖获奖名单正式发布。其中,江苏苏州、江西景德镇、广东汕头等30个城市当选《中国美丽城市》城市典范。御窑厂据《中国美丽城市》年度作品奖活动总
金秋时节,群山之中,现代化厂房鳞次栉比,一辆辆大卡车正有序驶出厂区,满载铝合金轮毂踏上油光发亮的柏油路运往远方。车间内,流水生产线欢快地流淌着,经过铸造、旋压、质检等智能自控流程,把高温铝液塑造成一个个闪着银光的轮毂。流水线上,工人们在各自
聚焦产业提质提能,形成产业核心地位。 承接成德绵、绵遂渝方向的绿色食药、装配式建筑扩大本地产业集群。探索与绵阳、成 渝合作共建高新技术产业新模式,构建绵三高新技术发展带。■健康食药:联动成都、重庆等地发展精深加工●通过承接成都和重庆等地外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