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诗人陈志岁的这首《景德镇》,以质朴写实的手法,形象的描绘了景德镇作为一代瓷都的历史印象。诗中的"土器"、"王都"、"高岭"三个词汇,是景德镇成为独领中国陶瓷艺术史,乃至世界陶瓷...
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诗人陈志岁的这首《景德镇》,以质朴写实的手法,形象的描绘了景德镇作为一代瓷都的历史印象。诗中的"土器"、"王都"、"高岭"三个词汇,是景德镇成为独领中国陶瓷艺术史,乃至世界陶瓷史风骚的三大关键词。
"土器"直接点名景德镇得以扬名的根本,便是其盛出瓷器。"王都"表明了景德镇瓷器的身份地位,是为宫廷御用瓷器。"高岭"即指"高岭土",是一种烧制瓷器专用黏土,耐高温且可塑性强,因盛产于景德镇高岭村,而成为景德镇瓷器享誉海外的关键因素。
中国是瓷器故乡,景德镇是中国瓷器之都。中国瓷器历史悠久,早在4000多年前的商朝,便已见原始青瓷出现。瓷器之于中国人,恰如衣食住行一般稀松平常。中国的土地上,随处可见烧瓷之地,制瓷之工匠。宋代的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烧制的瓷器,早已享誉海内外。即便五大名窑除去官方的外衣,也有柴窑和建窑等各领一方风骚。
单论瓷器制作水准,工艺技术之所长,五大名窑出来的瓷器,未必输于景德镇瓷。单是汝窑所出的甜白瓷,就足以令人心驰神往,赏心悦目。然而,无论是汝窑的白瓷还是哥窑的紫黑色瓷,他们或许曾风靡一时,但最后都无一例外的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今人所谓的景德镇,早在春秋时期,属于当时的楚国东边领土。秦始皇一统天下,行郡县制,景德镇时属秦九江郡番县属地。汉承秦制,景德镇归划于豫章郡鄱阳县。东晋时期,景德镇所在的地方被称为新平镇。隋灭而唐立,唐承隋制,行"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划制,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新平镇属新平县治下,因为地处昌江以南,所以又叫"昌南镇"。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昌南镇改名"浮梁镇",便是景德镇后来浮梁瓷局一词的由来。宋代唐而立,宋真宗赵恒(997-1022年在位)景德元年,浮梁镇所产的青白瓷令其爱不释手,龙颜大悦之下,遂将浮梁镇赐名为"景德镇"。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景德镇三个字。从此,景德镇一词沿用至今。
今天的景德镇,地处江西东北部。地理位置上,景德镇属于黄山、怀玉山和鄱阳湖平原的过度地带,地势上整体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典型的江南红壤丘陵地区,境内常年雨量充足,光照充沛,四季分明。景德镇历年年均气温大约为17.8度,即便是极端最高温也超不过42度。在江西这个地方,算是气候宜人了。
作为世界瓷都,景德镇的制瓷历史悠久。有史料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只不过在元代之前,景德镇的一代代工匠,都在默默无闻的制造着瓷器,他们的名声并不显于外。或许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景德镇手艺人的努力,终究被朝廷所赏识。自元至明清,历代皇帝都会委派专门的官员,驻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的烧制。从此,"黄袍加身"的景德镇瓷,开始声闻于世,终成一代瓷都。
景德镇的瓷器制作水平,在元代达到第一个顶峰。元代景德镇瓷站在磁州窑、钧窑、龙泉窑等传统名窑的基础上,首创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从此开创了我国大型瓷器的烧制历史。工艺上,工匠们借鉴前人技术,推陈出新,大胆烧制,创作了很多前朝不曾见到的器型和釉种。比如元青花和釉里红就是在这个时期烧成。窑务管理上,朝廷正式设置"浮梁瓷局",以便统理窑务。元代景德镇制瓷水准的精进,是明清景德镇制瓷业空前繁荣的重要支撑。
千百年后的今天,对于外国人来说,提起中国,首先想到是瓷器。提起瓷器,首先想到的是景德镇。中国以烧制瓷器闻名的地方,数以千百计。在无数个制瓷作坊中,为何独独景德镇成为了世界的瓷都,成了中国瓷器的名片?我认为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促使景德镇终成了一代瓷都。
原因一:景德镇拥有丰富的宜制瓷的水土资源
古人做事讲究"天人合一","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说明,想要做成一件事,仅仅依靠人力是很难取得大的成绩的。人只有学会利用"天",才能够做到与天合一,也只有达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事情才能成。中国人与自然相处的时候,还体现在"金木水火土"的五行相生相克上。善工者,撮合阴阳,揉捏五行。中国的陶瓷制作工艺,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融合,相互牵制的完美结果。在这过程中,人只是起到了一个撮合的作用。
想要制作一件瓷器,金、木、水、火、土五个条件缺一不可。其中,尤以土、木、水最为重要。虽然从制造工艺上来说,陶器和瓷器都是将土壤掺水捏成一定形状再高温氧化烧造,但瓷器作为后来者,对于土壤的要求更为苛刻。陶器所需的土壤,几乎随处可见。但是瓷土并不常见,瓷土的本质是天然硅酸铝,而烧制高品质瓷器所需的高岭土更是少之又少。
很幸运的,景德镇地区拥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其中包括瓷石和高岭土。在遥远的地质时代,景德镇地区是浅海区,经过大自然亿万年的鬼斧神工作用,浅海区形成了花岗岩岩体,此后,再历经地质作用和风化侵蚀,景德镇地区就形成了大量的瓷土资源。
瓷石不需要人工二次配制,景德镇天然瓷石几乎涵盖制作瓷器胎体所需的全部元素,天然的瓷石无需任何配比,就可以在高温1200以上,烧结成瓷。景德镇的瓷石若是再加一点草木灰,高温下变可形成一种天然的灰釉。景德镇所产的瓷石,品相优良,含铁量极低,这种瓷石是生产青白瓷的上乘原料。
单一的瓷石虽然可以烧制成瓷,但是硬度和洁白度远远还不够,而且一旦烧制温度超过一定极限,就会发生变形,对于烧造大型瓷器来说,单一瓷石的局限性就出来了。聪明的工匠们在偶然间发现,若是在瓷石中加入一定配比的高岭土,此时烧制出来的瓷器通体洁白如玉,且胎体硬度更高,而且在超过1200度的高温下也不会变形。
土与火的交融艺术,成就了瓷器。现在,景德镇有了高品质且储藏量丰富的瓷石和高岭土。只需要一把大火,就可以烧制出惊艳世界的瓷器。有幸的是,景德镇地处江南丘陵区,最不缺的就是丰富的木材燃料。烧制瓷器所需的燃料也有讲究,其中,火焰高,温度高,灰尘小的松木,成了烧制高品相瓷器的专用燃料。而景德镇最不缺的就是松木。
现在,有了土,有了火,显然烧好的瓷器需要让更多的人看到,需要外销于世界各地,才能保证景德镇制瓷工业的长足发展。于是,交通成了景德镇瓷器走出家门的最后一道障碍。有幸上天眷顾,景德镇地处江南,境内主干河流昌江,穿景德镇而过,为它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原因二: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制作一件精美的瓷器,就像生育一个可爱脆弱的宝宝一样,不光需要完美无瑕的基因,还需要适宜的天然环境。瓷器胎体的成型,需要充足的光照。瓷石原料的加工,需要丰富的水资源。在用瓷土初步捏制成胎体后,最怕的就是遇到霜冻,严酷的霜冻会使得胎体颗粒松散,器型变形走样。这就需要制作瓷器的地方具备充足的光照、充沛的雨量、且无霜期长。
上天眷顾景德镇,地处江南地区的景德镇属于亚热带温热湿润季风气候,这个地方常年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雨量充足,光照充分,且拥有很长的无霜期。种种条件,似乎专门为烧制瓷器所生。
景德镇的地理环境优势还体现在它所处的方位上。想要成为一个瓷都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其一是本身可以制作出精美的瓷器,这一点前文所述,景德镇做到了。其二,便利的交通。景德镇虽地处丘陵地区,陆路运输不发达,但是它的水运是相当发达的。主干河流昌江及其支流,是景德镇制瓷业原料、燃料、成品运输的生命线。昌江下游直通鄱阳湖,出鄱阳湖往南经由赣江可直接到达广州和漳州。而这两个地方真是元明清时代最重要的瓷器外贸港口。其三,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交通上需要便利,但是制作基地的选择方面却需要偏僻隐秘。一来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可以给一种世外桃源的文化氛围。再者地理位置上远离政治中心,可以免受战乱侵扰,保证工艺技术的世代传承。
原因三:景德镇制瓷工匠们包容并蓄,推陈出新,积极适应市场需求
自古以来,无论是我们的民族瑰宝中医,还是中国武术。都存在着一个固步自封,关门造车的通病。技术的进步需要交流,需要取长补短,兼收百家之长,成一家之大。景德镇的工匠们长期以来,学习历代窑工的优点,在继承别家长处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惊艳世界的青花瓷就是景德镇窑工交给世界制瓷业的一份完美答卷。青花瓷虽萌芽于唐代巩县窑,但成熟却是在景德镇。元代的景德镇青花瓷吸收宋代青白瓷和磁州窑的釉下黑彩瓷工艺技术,并大胆引进产于波斯地区的青花钴料。终于烧制出了有明显中国韵味,色彩素雅大方、纹饰丰富有内涵、釉彩稳固且无铅毒的元青花。
青花瓷一出世,就迅速风靡了宫廷贵胄和海外各阶层。对于中国制瓷历史来说,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一举打破了单一乏味的单色釉瓷器一统江湖的局面。从此,瓷器朝着更加缤纷的色彩前进。
景德镇工匠还根据康熙五彩瓷的技术,烧制出了别开生面的粉彩瓷。历经康雍乾三朝,粉彩瓷的造型、釉彩、纹饰都登上了另一个高度。并与景德镇青花瓷成了分庭抗礼的一个新品种。
原因四:官民互动,官方行政支持的结果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景德镇的瓷都地位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宋代景德镇的制瓷业就已崭露头角,初现繁荣迹象。只不过在这时,景德镇的制瓷业都是民窑推动。成书于宋代的《陶记》专门记载了宋代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其中记载景德镇当时的民窑有三百余座,遍布与景德镇各地,并初步形成了几大瓷窑群。
虽然是民窑烧造,但是宋代的皇帝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了这个小小的制瓷基地。到了宋真宗赵恒时期,偶然得到一件景德镇青白瓷,深受皇帝喜爱。在赐名"景德镇"以后,皇帝还派了窑丞负责瓷器监烧。元朝政府尚未统一全国前,就派人在景德镇地区设立了"浮梁瓷局"。从此,制瓷、销瓷划归政府统一管理。可以说,后来的元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的诞生,与此关系很大。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泥腿子出身的朱元璋似乎对艺术这件事很上心,或许是为了满足皇家陈设需求,抑或是真的喜欢瓷器。当上皇帝的第二个年头,朱元璋就迫不及待的在景德镇设立御窑,划拨专门款项,烧造皇家御用瓷器。
明朝这种不计成本,不惜重金,不吝人力的做法,在有明一代烧造了很多精美绝伦的瓷器。明朝末年,战乱迭起,御窑一度停止生产。直到清朝统一中国后,顺治皇帝又重新恢复了御窑生产。
虽然官窑以行政指令的手段推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了景德镇的民窑瓷器生产。但是这种耗费巨资和人力,且拥有珍贵原料的官方推进生产,却极大的提高了景德镇制瓷水准。
原因五:具有现代化分工合作思想的生产流程
从来没有一个地方像景德镇这样,从事一件事就专精而无旁骛。工艺技术的发展最难得的就是这种"达芬奇画鸡蛋"似的重复功力。景德镇制瓷,就专于制瓷,精于制瓷。在一个农业社会,景德镇地区早在南宋时期就完全与农业脱离了关系,从此一心只做瓷器。这种"全民皆瓷"的生产氛围是景德镇能够站上瓷都地位的重要因素。
根据《陶记》的记载,景德镇制瓷:"印花、画花、雕花之有其技,秩序规则,各不相紊。"据现代考古学的成果显示,景德镇制瓷分门别类,某一家会长期从事某类零部件的生产,无论工艺还是价格都达到了最优。例如专门生产瓷盒的湖田窑"吴家"、"段家"等作坊。
在元代的"浮梁瓷局"官方机构成立以后,尤其是明代的官窑成立后,景德镇原先的小规模家庭作坊式生产,逐渐转变为更加精细的分工合作生产方式。官窑作坊对内部分工做了明确的划分。瓷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刺激了景德镇雇佣制工厂手工业的诞生发展。从此,在单一作坊内,各个工序分工明确,专人专责。极大的提高了制瓷效率和瓷器水准。
在各个作坊之间,也同样有着明确的分工协作意识。景德镇制瓷业整体上分为原料开采加工的"料行"、胎体制作与釉下上彩的"坯行"、烧制瓷器的"窑户"、釉上彩绘的"红店"四大主产业。其次还有各种服务于四大主产业的诸如砖户、木匠户、铁匠户等服务产业,当然也少不了餐饮业。
作坊内部的各工种专精协作,作坊外的各作坊紧密合作,各取所需。使得景德镇制瓷效率明显提高,一方面瓷器生产规模倍数增长,满足了海内外瓷器贸易的需求。另一方面,工艺专精,协作负责的工艺流程,使得制作出的瓷器更加精致,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综合来看,景德镇之所以能在古代窑址遍地,竞争激烈的瓷器制造业中脱颖而出,并成了享誉海外的瓷都,正是这五个因素决定的。这五者缺一不可,同时具备造就了景德镇的瓷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