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上海38米长清代沉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启动,已发现600多件景德镇陶瓷器

2022-09-15 03:43:10 4886

摘要:9月6日,在上海发现的清代38米古船“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徙工程正式开启,标志着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开启海上施工。海上作业时间预计花费2—3个月。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上...

9月6日,在上海发现的清代38米古船“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徙工程正式开启,标志着迄今为止全球规模最大的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开启海上施工。海上作业时间预计花费2—3个月。

上游新闻(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从上海市文物局了解到,前期已发现古船北部有船舵和铁锚。其中,铁锚为四爪锚,长3.3米(不含铁环),是目前国内发现较大的古代四爪铁锚。此外,还清理出600多件产自景德镇窑陶瓷器。

随着打捞工作的推进,文保专家们正尝试让文物“开口”说话,为世人揭开“长江口二号古船”蕴藏的大量谜题。

纵梁端板组装。图片来源/上海市文物局

沉睡百年的沉船将重回海港

据上游新闻此前刊发的《上海启动10000吨沉箱整体打捞38米长清代古船,船载文物量大将打造古船博物馆》报道显示,150多年前,一艘满载景德镇瓷器、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等大量贵重物品的木船,在长江流域发生沉船事故。

2015年,上海市文保局等多个部门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联合调查时,发现了民国时期铁质军舰“长江口一号”,不久后,又在该沉船北部发现了另一艘体量较大、保存完整的木质古沉船“长江口二号”。从此,拉开了解码“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序幕。

长江口二号古船,也是继35年前发现的广东“南海一号”宋代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数量巨大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纵梁端板组装现场。图片来源/上海市文物局

模拟动画显示,长江口二号古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横向左倾约 27°。古船残长约38.5米、残宽约7.8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沉船上部的尖艏、揽桩、主桅杆、左右舷、上甲板等结构完整。从目前勘测情况看,古船船型疑似为明清时期在上海水上运输广为使用的平底沙船。

考古人员通过选取前后其中4个舱室进行了小范围清理,均发现舱内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另外,在船体及周围还出土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硬木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金属钻头、钻杆以及黑色矿物等大量文物。

出水船舵。图片来源/上海市文物局

2021年7月至9月,上海市文物局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水下调查后,清理出部分元代瓷器和60厘米高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瓷器。特别是古船中部分出水瓷器底书“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今年3月2日,经过前期准备,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6个月后的9月6日,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开启。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整体打捞迁徙工作预计持续2—3个月,沉睡150多年的古船将重回港口,或将以博物馆的形式讲述发生在它身上的故事。

绿釉杯及款识。图片来源/上海市文物局

600多件瓷器面世

据上游新闻记者获取的前期打捞视频显示,在一望无际的长江口,一艘考古船正在进行海上探测,声呐扫描图中清晰地反映出古船所在位置和体量信息,沉浸百年后,古船早已被江底淤泥所“侵蚀”。

如何才能准确了解古船的状态?只有下水。当潜水员们在水下摸排古船时发现,尽管木质的船体结构已经有所损坏,但淤泥的包裹却完整地保存了瓷器沉船前的样子。当部分瓷器重新上岸后,考古专家们发现,瓷器上绘制着形象各异的图案,釉面色彩依然鲜亮。

而随着项目正式启动,清理工作中不断有惊喜出现。上海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在最近预处理阶段时,古船北部同时发现了船舵和铁锚。船舵的舵杆残长约5.6米、直径42厘米,裹着52道宽约7厘米的铁箍起到加固作用;舵柄由铁箍将3根木材紧箍而成,最长处约6.26米。铁锚为四爪锚,长3.3米(不含铁环),是目前国内发现较大的古代四爪铁锚。

出水铁锚。图片来源/上海市文物局

此外,还清理出600多件大多产自景德镇窑的出水陶瓷器,包括“同治年制”款绿釉杯、粉彩二甲传胪图杯、豆青釉碗等,其中高60厘米的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中藏了50件制作精良的青花团龙纹杯。还有部分可能产自江苏宜兴窑和福建地区窑口的其他陶瓷器。

上游新闻记者看到,青花团龙纹杯窄底宽口,杯身整体为青白色,杯体四周配有祥云环绕龙身组成的青花团图形,整体配色清雅又不失大气。而其载体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的整体颜色因海水侵蚀已有些变色,不过双狮耳饰及瓶身上以青花绘有松下高士图却依然清晰,图案惟妙惟肖。据了解,这种款式流行于晚清民国时期,多用于陪嫁妆奁,民间俗称“嫁妆瓶”。

打捞上岸的豆青地堆白青花松下高士图双耳瓶。图片来源/上海市文物局

最精致的是清同治景德镇窑绿釉杯,杯体约成人拳头大小,杯身虽无其它图案装饰,但均匀的上色也足见匠人的功力,杯身底部的矾红彩书“同治年制”篆书款识是它身份的证明。这只杯子被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副主任翟杨命名为“001”号,足见它在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年代判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翟杨在向媒体介绍时表示:“景德镇窑于明代宣德年间始烧绿釉瓷器,至清代早期又引入欧洲技术,创烧出一种‘西洋绿色器皿’,釉质上与传统绿釉有所不同,并且是通过吹釉的方法施釉。这件出水绿釉杯因长期受海水腐蚀,微呈褐色。但它自带的上海开埠之初中外文化交流印记,却依然鲜明。”

在众多的瓷器中,清同治景德镇窑粉彩“二甲传胪图”杯是最具古风范的杯子,它的名字来源于杯身上用蟹钳夹着芦苇行走的螃蟹。专家称,螃蟹钳子寓意“二甲”,芦苇谐音“胪”。在清代科举考试中的“二甲第一名”就是殿试第四名,被称为“传胪”,因此这只杯子也蕴含着古人对“金榜题名”的祈愿。

粉彩二甲传胪图杯。图片来源/上海市文物局

中开口工程船首次亮相

木质船体受海水侵蚀易腐烂,从早期打捞上来的部分木船配件能明显看出已经有腐坏的痕迹,因此,最大程度保存古船的完整性,成为此次打捞的最大难题。

据了解,7月6日,在完成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海上预处理阶段作业后,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项目团队就开始了海上打捞的前期准备。9月6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主作业船“大力号”驶离停泊码头,起航前往古船遗址现场,标志着长江口二号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项目最核心的环节——古船整体打捞迁移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青龙团龙纹杯。图片来源/上海市文物局

上海市文物局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古船打捞迁移工程采用的是世界首创“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将实现古船原生、完整、安全地打捞出水。打捞模拟视频中,前期,已完成了端板—纵梁框架整体组装工作,即用22根弧形梁连接形成一个长48米、宽19米的半圆柱箱体基座。“大力号”到达海上施工现场后,将实施端板—纵梁框架整体下放工作,随后逐根进行弧形梁的掘进穿引,并完成全部22根弧形梁穿引工作,把古船及周围泥沙、海水完整包裹起来,形成古船沉箱。

这项工作的海上作业时间预计花费2—3个月,随后将由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将总重量1万余吨的古船沉箱同步提升出水,再“怀抱”古船沉箱送入“奋力”轮中部开口处。

古船出水将如何安家?上海市文物局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已选定杨浦上海船厂旧址作为长江口二号古船出水后的“新家”。为了确保古船能整体打捞出水、平安运输到达“新家”,上海打捞局项目团队为古船专门设计建造了一艘中部开口的打捞专用工程船“奋力”轮。

通过模拟视频可以看到,“奋力”轮上装有46套液压提升系统,通过同步提升技术将包裹古船的沉箱提升进入中部开口,再直接经海上运输,整体驶入船坞坐底,最后将古船沉箱卸载,安全搬进“新家”。“奋力”轮可实现1艘船舶完成抬浮、运输、进坞、卸载等传统需要4艘船舶才能完成的打捞工序,避免了多次吊运古船而破坏文物的风险。

豆青釉碗。图片来源/上海市文物局

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我国这一历史时期大型木质沉船的发现填补了重要空白,为“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黄金水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实证。

“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后,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将根据古船考古和文物保护方案,围绕古船遗址形成过程、建造技术、航线等课题展开研究,最大程度地发掘古船的科学、历史、艺术、社会和文化价值。”上海市文物局工作人员称,长江口二号古船预计于今年底前整体打捞出水,古船的众多谜题也将被重新解读。

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