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对,就是那个“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浮梁

2022-09-16 21:11:32 6454

摘要:《泉有米酒酒馆》 TANGO《签人计划》 文那《青梅竹马照相馆》 马良《对饮 Tea for Two》 大卫·歌诗坦(以色列)《浮梁共生之家》 真壁陆二(日本)《大地之灯》 马岩松 摄影/田方方作为的第一个项目,“艺术在浮梁”让人获得了一种...

《泉有米酒酒馆》 TANGO

《签人计划》 文那

《青梅竹马照相馆》 马良

《对饮 Tea for Two》 大卫·歌诗坦(以色列)

《浮梁共生之家》 真壁陆二(日本)

《大地之灯》 马岩松 摄影/田方方

作为的第一个项目,“艺术在浮梁”让人获得了一种艺术“在地化”完美融合的惊喜。这种惊喜是轻巧的,没有空降的深涩难懂的艺术,艺术变成了更好的生活体验;这种惊喜也是一种行动中的发现,在村落,在茶山,人们行走着,感受到自然而然的乐趣。

1

赶在“艺术在浮梁2021”闭幕之前,我去了一趟景德镇市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专门去看这个在乡村中的艺术展。早已听闻朋友们去日本大地艺术节的感受,对于这种形式在中国的落地,心里其实没有过多期待,更多是对当地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对地域型艺术节的好奇。

到了寒溪村史子园正接近中午,走入会客厅,工作人员微笑迎接。在这里从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茶山和平坦的稻田,果然是茶之乡林之海的好地方。购买门票,领取可以盖章的“护照”,就拿着地图出去寻宝了。

对村落的范围和艺术品的分布还没有什么概念,地图上面标示着22件艺术作品点位,外面也有箭头标记提示方向,我随性找了一个方向,不做攻略,打算走哪看哪。

就这样走到了村史馆,里面有一些文献和实物,讲述了寒溪村的移民历史。史子园的村民皆是1966年从浙江省淳安县威坪镇迁移过来的,老家因为安江水库的修建,眠于千岛湖湖底,而刚到这里时,史子园还是一片荒芜的原始山林,是移民的辛勤劳作,让这里变成了美丽的茶园。现在一路上随时都会遇见晾晒红茶的村民,走在路上时不时闻见阵阵茶香。

经过一个小小的晒茶地,走到了一个老房子门口,旗子和志愿者的存在标志这里是一个艺术点,进去看到空房间里墙上有很多老照片和物件的装置,是马良的《青梅竹马照相馆》。艺术家马良征集村民的旧物件,比如相框、字典、玩具、鞋子等等,与收集来的夫妻小时照片,一起做成动画装置,充满甜蜜爱意。志愿者——一看也是村民——饶有兴趣地在跟参观者讲解这个故事:这里面都是现实的夫妻他们小时候的照片,让马良老师拼到了一起……

很多艺术家作品正是在这样已经空置的老房间里。出去右手就看到了墙上画的大大的两个对酌的卡通人,TANGO的《泉有米酒酒馆》,窗户就是他们的嘴巴。这个房子变成临时的小酒馆,一个村民在给来客倒酒,一问原来他就是屋主王泉有,也是做酒的师傅,这里是他小时出生长大的地方。他给我们每人倒了一口他自酿自销的黄酒,又聊起他做酒的原因,浙江人骨子里都会做酒,作为移民的后代,泉有师傅全家搬过来还保留着在浙江时的风俗,比如过年要准备四大件……泉有师傅兴致勃勃地说着,虽然不知道这段历史他讲了多少遍,但是黄酒滋味丰富,让人真想坐下来多喝点。

2

我打算围绕村落一圈,再去探索地图上距离比较远的几个艺术点。没想到走着走着,到了村子边,就这样望见了茶园最高点的马岩松的《大地之灯》。虽然看得见,但是估计脚程还要很远,中间隔着郁郁葱葱的茶林。浮梁自唐代就被人记载为茶乡,人称浮梁之茗,闻于天下,白居易更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而这里的茶树都是移民当年拉着线一棵棵种下的。茶林顺着山的走势,一排排一溜溜,在自然乡野之中,是非常精致的景色。

不打算爬山的我,绕回村子接着遇见了文那的《签人计划》,这个互动感十足的游戏,最后证明是与村落空间互动的最佳体验。艺术家创作了一幅壁画,分成九格九签,把曾经是理发屋的地方改成签房,你要按照步骤,拉动签喜老人,拿到你的签,然后在村落找到那幅解签的壁画。关于解签地点有照片提示,有些很容易,有些不容易找到,你要一条路一条路地去看,辨识照片里周围的风景和建筑。往往就在突然之间,发现了解签处,也找到了吉祥物见见——土地小精灵。

艺术家多用本地的元素,以及与当地人互动进行创作。接下来看到的邬建安的《五百笔@浮梁》就是邀请了当地人参与了他的系列作品《五百笔》,每人在宣纸上留下的一笔痕迹,被艺术家收集剪刻再重新拼组成一幅作品。他的《记忆的容器》也是用收集到的村民老容器做的空间装置。这些容器基本都是城里人用不到的,当我们想一个大盆是不是用来洗澡的时候,志愿者笑着说,这是用来杀猪的。

艺术家周褐褐的《小碾深瓯》用镜面材质复制了茶碾,人手可以推动。艺术家mafmadmaf则以移民沉于水中的故居为灵感,做了一个实验声音装置,通过人触摸发出不同频率和大小的声音,在铺着茶叶梗的屋子里,装置的原料全是村民使用的物品。

这些都是在村民的老屋中,村子外围还有一些要身体力行的艺术作品,最先碰见的就是一片竹林,沈烈毅的《天梯》就隐藏在林中。两根竹子搭建成的竹梯,等你攀爬上天,生长的竹子激发了人攀高的本能,虽然很快就吓得要退下来了。

同一个艺术家还有几个作品,都是带有游乐性的,比如《跷跷板——工具房》和《跷跷板——逝》。虽然烈日当头,我和朋友们还是玩得不亦乐乎。另一件《空游云行》,被当地人叫鸟巢。正是在竹林的一小片空地上围绕几棵树做的空中“鸟巢”,艺术家本意是开放供人爬进去栖息,但是因为安全考虑,这里不能攀爬只可以观赏。

此时正是午后,村民们休息午睡的时间,我已经走出了村子,离地理位置最远的作品以色列艺术家大卫·歌诗坦的《对饮》大概还有十几分钟的步行距离,但是又渴又饿,并且得知最近的餐馆已经不营业,摆渡车也等不到,于是就折返村落,先吃午餐。

沿途看到了谷文达的《碑林散系——艺术福椋》、于瑒的《向光心乡》。午餐后兜兜转转围绕村落开始寻找解签处,几个友人如福尔摩斯一般解析照片里的人造和自然元素,还是没有头绪,结果就自然而然,突然看见了图片里一致的风景,找到了吉祥物。大家都跟小孩子一样开心。

3

没有目的地行走,迎来眼前景色的突然变化。一条小路向下延伸,两边是竹林,往前走,宽阔的水田和田野慢慢展开在眼前,从山上到山下,视野和心情一下开阔。

下到水田旁边,寻路来到艺术家山籁mountainhood设计的《半野花园》,园后的老屋里是另一件作品——艺术家向阳的《进化中的尘埃——史子园的记忆》。这是向阳《进化中的尘埃》系列作品的“在地化”创作,用几层颜色刷涂旧屋的室内墙面,采集了史子园过去及现在的图像资料,从中选出人物形象,将他们刻在墙面,并通过凿刻的深浅不同,露出不同的色彩阴影,散落的碎屑和漆皮被收集在小袋子里,也贴在相应的画面下面。

因为图画很小,分散在墙面,我们要非常近距离观看,才知道这不是画上去的,而是凿刻成的,这是一层惊喜,之后看画面内容,截取的制作陶瓷和移民历史的生活劳作画面,又与本地历史联系起来。

从小屋出来,顺着茶园,又可行至马岩松的《大地之灯》,但与刚才的视觉相遇方向已经完全不同。往上走,发现仍然遥远,但回望田野方向,看到了河对岸远远的另一件作品——刘建华的《渠道——之形》。刘建华创作的蓝色陶瓷雨滴变成了小点,点缀在风景中。此时已近下午四五点,路远虽不能至,但心已满足。

什么是艺术的在地化?

回来后得知,“艺术在浮梁”是大地艺术节中国项目组开展地域型艺术项目的第一个实践,在方圆18平方公里的地方,结合了5个国家26位艺术家的作品,除了我在前文重点体验描述的,在会客厅和史子园村入口处,也有非常巧妙的艺术家作品,而一入史子园,就可以看到那个彩色的梯子——意大利保拉·皮维的《梯》,你无论如何都不会错过。

整个活动体验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摆渡车只有一辆,工作人员也无法说明是否正常运行,餐饮配套不完善,在距离较远的休憩点没有饮料补给,回程打车并不方便,需要步行到浮梁县坐公交,公交只收现金等等,这些虽然可以理解,但工作人员也可以做出更好的提示。

即便如此,整体的体验还是非常好,而且半天左右时间其实也不疲惫,我们相当于逛了一个“精致版的大地艺术节”。这种体验好的关键,回想起来,最主要就是整个项目的在地化,每一件艺术作品与所在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结合,无论是从选址,到故事的呈现,都可见心思,也可见借景的妙处。

2020年,在江西景德镇市委、市政府的推动下,大地艺术节中国品牌落地浮梁,据说主办方先后考察了浮梁东线4个乡镇14处村落,最后确定了浮梁县臧湾乡寒溪村,这个选址足见心思,这里不仅离瓷都景德镇只有四十分钟车程,浮梁又是历史上的茶乡,除了自然风土,还有独特的人文历史——寒溪村村落的移民历史,本身就带有故事性,这成为主办方选址的最重要因素。对于移民来说,自己和亲人就是家乡,在距离稍远的粮仓的特展,《我·家·乡》中,从村民的角度展开了这段历史,艺术家对寒溪村村民进行了拍摄记录、插画创作和录像等,展示了村民和他代表的家乡,这个项目也结集成书,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

要保证在地化的创作和体验,需要艺术节主创团队展开乡村调查和历史梳理,为策展铺好路。

“艺术在浮梁2021”由日本大地艺术节之父北川富朗担任顾问,从2021年开始,邀请艺术家、建筑师来考察,筹备近半年。艺术的在地性创作,包括讲述本地故事,使用本地材料,利用本地资源,以及本地人的参与,这对于很多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开放式的不同以往的创作体验,既要有所变化和启迪,又要与当地环境和人产生关系,对空间历史和文化不能凭空想象,在翻看资料和其他访谈内容时我才得知,马良的《青梅竹马照相馆》所在地正是村里的第一对新人曾经居住的房屋,刘建华的作品利用茶田里废弃的水渠,向阳雕刻的内容也包括所在房屋本身的建造历史等等。

主办方与村民展开深度合作,由村委会召集,组成了二三十人的志愿者,提前接受培训,在现场虽然没有专业的导览,但是热情讲解和带领让人感受也很好。展期一个月,也不会给村民造成很大的负担。甚至有志愿者因此接触到了组织方,看到了旅游业的发展前景而愿意投身其中。

展览期间还有其他活动,比如推出《寒溪村口述历史》、茶田间的氛围音乐会、开办乡村市集、天堂电影院活动等等,艺术节提出这是“一间以全村为范围的,没有屋顶的乡村美术馆”,从我的亲自体验来看,这个口号不虚。

这里不得不提顾问北川富朗,他是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的创始人和策展人,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从2000年开始,面对日本越后妻有地区老龄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地方重建为目标,希望通过将艺术带入农村,重振被现代化抛弃的农业地区,而慢慢三年一次的艺术节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户外艺术节之一,更成为当地著名文化品牌,改变了社会风貌,随着时间,也形成一套地域型艺术节的工作方法。

“艺术在浮梁2021”是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展开的,正展虽然在6月1日已经闭幕,但在6月10日开始以新的预约观展形式,开始长效全时运营,而大地艺术节中国下一步在何处落脚,又会如何呈现在地性的故事,乡村又会经历什么改变,让人充满疑问和期待。

“艺术需要在实地空间里进行感受,亲自用五感去感受和体验,这是最重要的。”这是北川富朗给浮梁艺术节的寄语,也让人联想到,在如今回到自然、永续发展和乡村建设的浪潮中,艺术可以带来的能量和机遇。

本版文/剀弟

本版摄影/刘新征

(除署名外)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