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德镇市昌江区探索形成“企社三联、社区三帮、企业三进”工作机制,通过推进商圈党建共同体建设,联通整合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有力有效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社区功能与品质得到明显提升。企社三联,汇聚资源。一是事务联商。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昌江区西郊...
景德镇市昌江区探索形成“企社三联、社区三帮、企业三进”工作机制,通过推进商圈党建共同体建设,联通整合党建资源和社会资源,有力有效优化区域营商环境,社区功能与品质得到明显提升。
企社三联,汇聚资源。一是事务联商。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昌江区西郊街道汪王庙为试点社区,重点摸清商圈业态底数、企业底数、党建底数,打造“泰豪商圈党建共同体”,通过共同体联席会议、协调工作小组例会,协作推进项目磋商、成员管理等日常事务。二是资源联通。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收集梳理政策、人才、资源、服务四张需求清单,汇编惠企政策,商定重点任务,改造扩展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增设政府公共服务、审批事项代办、水电物业管理费代缴等实用功能,实现了商圈党建共同体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是活动联办。针对辖区两新组织“三缺”(缺党员活动区、缺商务洽谈区、缺休闲休憩区)问题,社区进一步完善创客中心的平台载体功能,为泰豪商圈市场主体提供商务洽谈、工作会议、学习阅读、休闲休憩、子女托管等服务,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实行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周到服务、全面服务,得到了市场主体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试点以来,32家企业(个体)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各类活动78场次,市场主体增加了19家,新增转入党员22名。
社区三帮,提升环境。一是党建帮强。依托金霞党建工作室,招聘、培养党务人才35余人,促进共同体党务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指导共同体内“两新”党组织每月开展开放性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开展职工座谈会、读书分享会、新业态座谈会等各类活动30余次,既加强了成员间互动学习交流,又增强了党员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二是发展帮促。不断深化“区域合作+内外循环”合作机制,助力共同体内成员企业对接优质资源,寻找商机、建立合作关系,促进企业“朋友圈”“生意圈”双扩大。据统计,共同体内目前已有成员单位17家,开展各类商务洽谈百余次,个别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超40%。三是服务帮优。以共同体品牌联盟为载体,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加强对外统筹和协调,促进资本、资金、人才等各要素有序流动,尽全力帮助企业解决难点痛点问题。目前,已对接区人社部门,举办招聘会5场,为企业提供各类人才150余人。与区市监、区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对接,高效解决卡服物流等企业注册慢、落户难问题。
企业三进,共筑家园。一是公益行动进社区。引导成员单位党员、员工积极参与文明交通、创建文明城市等志愿服务,联合开展健康义诊、科学普法等各类专项公益活动。试点以来,17家成员单位、850余人次参与公益行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点赞。二是联防联控进网格。按“多网合一”要求,把试点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共同体成员单位派出16名党员担任兼职网格员,开展“红袖章”治安巡查,为社区疫情防控、平安建设、风险排查等联防联控工作做出的突出贡献。三是帮扶济困进家门。商圈党建共同体搭建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公益平台,定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高龄老人和留守儿童,提供免费上门理发、内务清理等家政服务,积极开展亲情连线活动,上门办理补贴、送学习材料,推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氛围愈发浓厚。8月8日,成功举办了“党建引领聚合力,营商环境促发展”为主题的泰豪商圈党建共同体文艺晚会,线上直播观看量达47.7万人,点赞量5.9万,社会反响十分热烈。
下一步,昌江区将继续突出党建引领这个根本,用好精细治理这个抓手,进一步释放、壮大、巩固商圈党建共同体改革创新成果,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再提升,推进全区营商环境再优化,为昌江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基层组织保障。(李镒岚)
编辑:许佳慧
编审:陈文秀
监制:游静